昆明  → 東方航空  → 麗江 ( 束河古鎮 → 麗江古鎮 → 麗江官房花園渡假別墅 
2006 / 09 / 06
一大早 (飯店的餐廳都還沒開始準備,所以給每個人一個小餐盒),到昆明機場搭飛機,直奔 
"麗江" 囉 ! 飛行時間約 40 分鐘,因為要辦手續、驗關、驗隨身行李、等飛機,所以也耗費不少時間,到達已經約 10  點ㄋ,出航站時覺得有些涼意,看到皮膚黝黑的 "潘金妹" (不是潘金連喔 ! 別會錯意了) 來接機。

麗江地區處於雲南省西北部,全區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地區行署所在地麗江縣,距離省會昆明市527公里。麗江境內群山起伏,全區山地面積占95%。由於地處高原,終年太陽照射較強,平均海拔為2400米,僅有5%的平壩區。麗江境內有玉龍雪山、老君山兩大山脈,其中,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為5596米,是終年積雪的山峰。此外,金沙江、瀾滄江二大水系,從麗江境內穿過。

由於地處低緯度地帶,麗江地區氣候屬於南亞季風氣候,乾濕季分明,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其餘為濕季,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2.6℃,由於氣溫升高降低的變化小,所以這裏沒有寒冷暑熱的大變化,形成了長春無夏的特點,旅遊者如在七、八月份到麗江,務請帶上雨具。

麗江地區總人口為104萬,全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有納西、白、普米、藏、僳、彝、苗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8%左右,因此麗江的民族風情迥異多彩,特點十分突出。麗江地區轄四縣,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寧蒗彝族自治縣、華坪縣、永勝縣,地區行署所在地為麗江縣。

由於麗江是寒、溫、熱兼有的立體氣候,因此動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麗江有種子植物3000多種,用材林木400種,是雲南的主要林區之一。這裏還盛產貝母、麝香、蟲草等600
餘種藥用動植物,所以被稱為"藥材之鄉"。中國的植物學家認為這裏是世界杜鵑花的中心,
杜鵑花資源特別豐富,已查明的有57種。近代以來,麗江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引起歐美發達國家的普遍關注,先後有法、英、美、德、澳、瑞士等國十多位植物學探險家來到麗江,採集植物標本和種子,最著名者是美籍奧地利植學家、地理學者和人類學家約瑟夫·洛克(1884-1962)。他們在麗江這個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發現了上前的植物新種和數百種新分佈。

被稱為“中國古典音樂活化石”納西古樂,世界上唯一“活著的”東巴象形文字,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徵的摩梭人,玉龍雪山,虎跳峽...使麗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旅遊熱點。1997年12月4日,麗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麗江地區風景秀麗,物產豐饒,有豐富的土地、森林、旅遊、礦藏等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族風情,古老的民族文化,構成了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玉龍雪山風景區和瀘沽湖風景區為省級開發區,兩大風景區以各自豐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內涵而聞名中外。

古樸幽雅、自然、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高原水鄉麗江古城,風景宜人的萬里長江第一灣,幽雅俊秀的玉泉公園,以及被喻為“雲嶺第一枝”、“環球第一樹”的萬朵山茶等景色,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白沙壁畫,融道教、漢佛教、藏傳佛教以及東巴文化為一體,以其精巧的佈局、獨特的色彩和筆法,成為研究明代藝術的奇珍。神奇的東巴文化以納西族古老的宗教為載體,以東巴經書為主要的記錄方式,反映了納西族獨特的民族文化歷史。被稱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以其高雅清沌的韻味吸引著遊客。

經過簡單的介紹麗江,我們就往今天的第一站 "束河古鎮" 出發。

從麗江古城往北,沿中濟海東側的大路程行約四公里,便見兩邊山腳下一片密集的村落,這就是被稱為清泉之鄉的束河。當年徐霞客遊芝山解脫林時,曾走過此道,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 : "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和" 即今束河之古稱。由此可見,早在明代,這裏已是麗江的重要集鎮了。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錯落有致。街頭有一潭水,稱為 "九鼎龍潭",又稱"龍泉"。潭周綠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遊魚可數。從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於村中道旁,遠近汩汩有聲。村莊中心有長33米、寬27米的小小四方街,與古城四方街一樣可以引水沖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還能照見往日的繁華。

束河曾以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編等手工業聞名於世。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束河就開設了由政府公助的 "義學館 ",,有三所私塾,近、現代又創辦小學、中學,使束河成為著名的人才之鄉。過去束河村從事皮革業的有300多戶,日產皮鞋500雙,各種皮貨遠銷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達印度、尼泊爾等國,故有 "束河皮匠,一根錐子走天下 "之說。在寧蒗中甸、德欽,至今還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1942年,束河皮匠村與國際工合組織合作,通過貸款、集股合資開辦過 "皮革合作社"。

如今,倘佯于龍泉之畔,漫步於束河古街,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作為大研古城周邊民居建築的束河民居,,了 "世界文化遺產" 中的一部分,吸引著各種膚色的眾多遊客。

束河古鎮距離麗江7公里,距離白沙鎮3公里,束河、白沙一帶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是木氏上司的發祥地,從這裏,可以感受到更為古樸的納西民俗。


因為遊客少,加上不時傳來潺潺的流水聲,所以更有古鎮的風情,街道兩旁不能免俗的有許多商店,但處在那樣的環境下,大家自然都會輕聲細語,有時會有出租馬匹身上掛的鈴鐺聲傳來,此時若配上一壺好茶,真像置身遙遠的古代中ㄋ。

吃過了午餐,就往聞名遐邇的 "麗江古鎮" 出發。

又名大研鎮,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裏的良田闊野。麗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古代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如果築城牆,就猶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這樣顯得不吉利。由此可見,納西族是一個比較開放的民族。

大研鎮是一座古城,在麗江縣城中,因為它四面被青山環繞,形狀如同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取名大研鎮(硯與研同音)。它最初建于宋末元初(西元12世紀末~13世紀初),距今大約有800年的歷史,它盛於明清。當時麗江古城已具相當規模。

古時的城建方法是先行開河,然後依河水的來龍去脈進行城建規劃,布街辟路。麗江古城的城建方法亦是依承傳統的古城建規劃法的經驗,所以它也是中國古代城建方法的活化石。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居民建築,均是土木結構瓦屋面樓房,多數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納西、白、漢等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居民建築佈局靈活,注重裝飾,精雕細刻。在他們的門窗上多雕飾花鳥圖案,並且色調濃烈。這裏的居民都喜歡在庭院種植花木,擺設盆景,無戶不養花,無戶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戶戶垂柳”的高原水城風貌,被譽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

古城的泉水富有音韻;麗江古城遊蕩著天籟的靈魂。清澈的泉水分三股主流穿城而過,在城區又變幻成無數支流,穿街走巷,入院過牆,流遍萬戶千家。黑龍潭是玉河水的源頭,泉水從四周山麓的古老栗樹下、岩隙中噴湧而出,在此彙成一個巨大而又神奇的出水潭,成為古城生機勃發的秘密。

古城流水密佈,約2平方公里的城區內,架有大小橋300多座,最著名的數大石橋、萬子橋和南門橋。三橋皆為明代所建的石拱橋。其中大石橋為雙孔石橋,長10.6米,矢高2.2米,寬3.84米,橋的位置處於古城繁華地段,行人絡繹不絕,橋市生意興隆。萬子橋為單孔橋,長9米,矢高3.4米,寬4.2米,“萬子”象徵子孫萬千。南門橋為單孔石拱橋,砌有石雕龍頭。



麗江古城相當大如果迷路了,看著流水方向就可出城 "逆水入城,順水出城",因她太有名氣,所以遊客太多到處都有喧嘩聲,街道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商店,甚至還有寫著英文的PUB,完全沒有古鎮該有的氛圍,還有老太太抱著小孩當街大便



經過10幾分鐘的奮鬥,終於到了高點,可以一覽整個古城,除了背後的山壁,放眼所及之處都是古城的範圍,其實至高點在 "萬古樓" ,因為團員實在爬不上去了 ( 需爬10幾分鐘的陡峭樓梯,再爬5層樓 ),而且視野也只有一個小窗 ( 導遊說的 ),所以大家就放棄往下走了。

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yunnantravel.com.cn/chinesebig5/yunnan/kunming/scenery_jiuxian.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licityC戲劇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