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致力復育珍稀魚種,希望重現台灣原生魚之美
●黃瀚瑩採訪
步入這個讓人放鬆心情的空間,你可以看到成排的水族箱中,魚群無憂無慮地在水草間悠游;古色古香的瓷甕裏,魚兒好奇地探出頭來,一窺訪客。你可以體驗水族世界的趣味與豐富,看到青?魚、蓋斑鬥魚等多種珍貴的台灣原生魚類,還有在野外也罕見的台灣鱉……這裏不是科學博物館,更不是水族館,而是桃園縣龍潭鄉居民孫仲平的公寓。
孫仲平原是一名大廚師,現職汽車業,更是最稱職的魚爸爸,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的溪流、埤塘,能夠恢復昔日光彩,讓所有生活在寶島的孩子們,都有機會認識台灣魚類,並從中學習愛惜自己的土地。
孫仲平在碧潭長大,從小就愛游泳、釣魚,與水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親暱關係。長大後,出於養魚的興趣,孫仲平閱讀了大量相關書籍,原本對保育議題認識不深的他,赫然發現台灣環境危機四伏,污染、外來種、棲地消失等問題,正嚴重威脅魚類生存,日治時代資料中記載台灣隨處可見的特有亞種魚類──青鏘魚,已成為瀕臨絕種的「神話魚類」,他連看也沒看過。
十餘年前,孫仲平興起了一個瘋狂的念頭:尋找青鏘魚。每逢假日,他就騎著機車,四處探勘池塘,住家附近找遍了,再將探索的觸角伸向外縣市。孫仲平一次次深入野地,曾險些慘遭蛇吻;某次誤入泥淖,愈掙扎愈下沈,最後頭部以下都陷在爛泥裏,差點小命不保。
家人對他「四處亂跑」的行為非常不滿,母親罵他是把錢花在魚上的神經病,但孫仲平還是不肯放棄,就這麼地毯式地搜索了一年。
這時候,水生植物學者林春吉傳來好消息,說在宜蘭雙連埤發現了青鏘魚蹤跡。孫仲平馬上飆到雙連埤,親眼看到青鏘魚的那一刻,「四下無人,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只差沒有哭出來,」孫仲平接受講義採訪時,仍忘不了當時的感動。
找到了青鏘魚,該如何繁殖復育,成為孫仲平的新挑戰,偏偏國內缺乏淡水魚研究,相關資料少得可憐。孫仲平只好土法煉鋼,從錯誤中嘗試,幾個月過去,終於順利讓寶貝魚兒產卵。
這項成就震驚了保育界,許多大學教授表示,除了書籍記錄外,這是他們首次親眼目睹青?魚卵;不少研究單位向孫仲平求助,學習如何營造適合青鏘魚繁殖的環境。
此外,為避免青鏘魚近親繁殖,造成基因窄化、白子化,孫仲平持續全台奔走,尋找其他青?魚族群,並發現不同地區的青鏘魚,特徵各異,值得學界分析研究。
如今,孫仲平一個月能復育上千尾青?魚苗。他曾基於推廣心態,免費贈送魚苗,卻遭不肖人士上網販賣圖利,也有人為想飼養珍稀魚類,開出新台幣十多萬購買青?魚,遭孫仲平拒絕。「所有生命都是需要尊重的,不能以金錢衡量,」孫仲平強調。
孫仲平於是想出更好的保育出路:深耕校園。
近年,孫仲平活躍於桃園地區數所小學,免費規畫一座座育有青鏘魚的生態池。只要保持水質清潔、放置合適的水草,青鏘魚便會自行繁衍、覓食,不需費時照顧,青鏘魚還會吃掉蚊子的幼蟲孑孓,成為校園中的「登革熱剋星」。生態池更具有教育意義,孫仲平並規畫生態課程,運用遊戲、聊天等輕鬆的方式,灌輸學童保育的觀念。
「台灣原生魚類的美麗,絕對不輸外來種。讓小朋友從認識魚類開始,建立使命感,他們自然會想保護魚類,」孫仲平說。
孫仲平的努力也彷彿一股暖流,溫暖許多人的心。家人一開始雖然反對,到後來也是全力支持:擔任三峽鎮代表的舅舅欒興華,與他並肩努力,積極聯繫各國小;孫仲平的幼子,也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各種魚類名稱。最讓孫仲平感動的,是加入護魚行列的人逐漸增加,退休老師陳勝華夫婦,甚至拿出退休金買地,做為魚類復育池。
「起初,我覺得復育的路很寂寞,我也是稀有的『保育類』,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愈來愈多人陸續參與,對我而言不僅是鼓勵,這股強大的力量,也是保育工作的希望,」孫仲平說。
無奈,台灣環境破壞嚴重,魚類雖復育成功,卻苦無棲地野放。
「政客常拿『愛台灣』當口號,既然如此,也理當要愛台灣所有的生物、環境才是,」孫仲平感歎地說,「民間從事保育的個人或團體,資源非常貧乏,但保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我們的上一代沒能做好,若這一代還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
孫仲平相信,唯有努力,才可能使「明天更好」。他有個美麗的夢想:「如果全台灣每一所學校的小朋友,都能認識原生魚類,等他們長大成為主人翁,台灣的保育就會有希望了。」
文章來源 : 講義電子報
這些小人物用遠大的夢想,築夢踏實的深愛這片土地。
公告及閱讀須知
靜態活動都喜歡,有時喜歡到處走走,
喜歡看戲劇(日、韓、台、中、港、舞台劇、電影)
本格轉貼的資料,有朋友轉寄、網路搜尋,如有侵犯著作權,
請先告知,將馬上刪除,謝謝 !
喜歡看戲劇(日、韓、台、中、港、舞台劇、電影)
本格轉貼的資料,有朋友轉寄、網路搜尋,如有侵犯著作權,
請先告知,將馬上刪除,謝謝 !
- Apr 27 Fri 2007 12:58
孫仲平守護台灣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